• 首頁
  • 傳承法教
    • 大寶法王
      • 法王開示集
      • 大寶法王傳奇
      • 歷代法王
      • 法王小故事
      • 訪談系列
      • 訪美特輯
    • 大司徒仁波切
    • 嘉察仁波切
    • 創古仁波切
      • 我的上師
      • 上師父子
      • 上師說法
      • 父親的話
      • 隨師行腳
      • 願您長壽
    • 堪布卡塔仁波切
    • 明就仁波切
    • 竹清仁波切
      • 竹清嘉措心要語
      • 金剛道歌
      • 仁波切簡介
      • 聲空不二
      • 覺空不二
    • 確戒仁波切
    • 慈囊仁波切
    • 噶千仁波切
    • 巴沃仁波切
    • 措尼仁波切
    • 堪布拉布仁波切
    • 惹瓊多傑仁波切
    • 更多
  • 活動看板
    • 共修/法會/課程
    • 活動報導
    • 通風報信
  • 了義寶藏
    • 關於《了義寶藏》
    • 書目與申請
    • 請書辦法
    • 流通處
    • 我要助印
    • 了義寶藏訊息
    • 常見問題
    • 助印芳名錄
  • 有情分享書
    • 「有情分享書」法王序
    • 緣起
    • 書目與下載
    • 請書辦法
    • 申請表格
    • 流通處
    • 我要助印
    • 有情分享書訊息
    • 助印芳名錄
  • 眾生文化
  • 電子善報
  • 尼泊爾慈善
    • 龍樹中文學校
    • 龍樹醫療室
    • 龍樹出版社
    • 聯絡我們
    • 尼泊爾傳真
  • 漢藏佛學院
    • 學院介紹
    • 學院訊息
    • 我們的學習
    • 護持學院
  • 化育大雜院
    • 妙融塗鴉牆
    • 丹傑異想剪貼簿
    • 心慧時間
    • 總編雲書房
    • 塔姆醫師的尼泊爾視角
    • 佛陀,我該怎麼辦?
    • 藏醫與佛法
    • 噶舉大小事
    • 編輯室報告
    • 特別摘錄
  • 大願福利社
  • 空中法音
    • 上師說法
    • 佛法課程
    • 眾生書房
    • 心慧時間
  • 聯絡我們
  • 線上捐款
  • 徵信錄
  • 會員中心
  • 化育北美

書目與下載

詳細內容
分類:書目與下載
點擊數:11204

有情分享書系列


ccshare202001

 

填寫申請表 

正體版下載 

簡體版下載 

有情分享書1

直接看見

──《現觀莊嚴論》的三種智慧

 

原典作者:彌勒菩薩

原典譯者:法尊法師

釋論作者:國師嘉察仁波切(Gyaltsab Rinpoche)

釋論譯者:慧竺

 

「般若波羅蜜」是佛陀教法中最殊勝的教法,本書即是國師嘉察仁波切針對《現觀莊嚴論》所作的略釋,主要闡述三種般若波羅蜜與法身。

《現觀莊嚴論》成書於四世紀,是彌勒菩薩為闡明般若經廣大修道次第所作的綱要書,融合瑜伽行派與中觀派的見解,為瑜伽行中觀派的濫觴。此論以「八事」(八種現觀)、「七十義」總攝論述大乘行者如何透過四種加行,修習三智,而證得法身之果。

 


ccshare202103

 

填寫申請表

正體版下載 

簡體版下載 

有情分享書2

帝洛巴解脫行傳

 

原典作者:岡波巴尊者

講述作者:主奔堪仁波切噶瑪拉布

 

這是噶舉金鬘傳承之首:祖師帝洛巴的解脫傳記;這是岡波巴大師所著的法本;這是著名三年關房嚴師堪布噶瑪拉布仁波切的講解。 三大殊勝,幫助我們契入傳承上師的證悟之心,從認識佛心、師心中,也看見自己光明的自性功德!

 

主奔堪仁波切噶瑪拉布是當代著名的閉關嚴師,在2020年新冠疫情橫掃全球的時候,慈悲應眾請法,於6月在閉關中心首次通過網際網絡授課,講述具大加持力的祖師法寶──《帝洛巴解脫行傳》。

本書結集了此次授課的內容,結合大成就者帝洛巴尊者的生平,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顯密二乘教法的特點、密咒金剛乘修持者的根器、噶舉派的傳承特色,並融合實際生活為我們指出了修行的要點。 

如何成辦一切眾生利益,並能相應實修傳承的祖師心?主奔堪仁波切噶瑪拉布的教導,讓我們的心穿越時空,與祖師之心相應,讓修行融入我們每一天的生活!   

 

ccshare202010

 

填寫申請表

電子檔下載

有情分享書3

恆河大手印

原典作者:帝洛巴尊者

釋論作者:慈怙 廣定大司徒仁波切

藏    譯    中:妙融法師

 

這部原題名〈大手印口訣〉、後世通稱《恆河大手印》的教法,是由大自在瑜伽士帝洛巴尊者,在恆河邊給予那瀾陀寺北門住持─大班智達那洛巴尊者的甚深教導,由那洛巴尊者紀錄,馬爾巴尊者梵譯藏,而傳至藏地。

《恆河大手印》所說的一切口訣皆是金剛語,是共同的八萬四千法門以及不共的密咒事部、行部等四部密續、六部密續等精華中之精華,更是諸佛之母智慧波羅蜜的核心本質。

本書為慈怙  廣定大司徒仁波切,針對帝洛巴尊者《恆河大手印》根本頌,所作的釋論。仁波切首先介紹大手印法源、詞意,且為消除聽聞者對此部了義大秘訣著作無法相信的過患,並對教法、教法講說者生起淨信,效法聖者地與道上的斷證功德,精要闡述帝洛巴與那洛巴二位大師的行傳事蹟。

之後,仁波切將大手印二十九偈的金剛頌,深入淺出地逐一詳解。且於每段頌文解說之後,親自吟誦頌文,引導眾人思維偈頌內在意涵,遠離言詮,安住觀修。

仁波切祈願:這猶如「無修大手印命脈」的秘密甚深口訣,願能住留在一切有著清淨善緣的有情心中,即使有緣者現在心續尚未完全成熟、轉化,也都能迅速成為法器,並依此了義大手印口訣,以說、聞、修三事度過人生。

 

csshare202208

 

填寫申請表

電子檔下載

有情分享書4

空性禪修五次第1──無我

作者:施心慧

 

這「空性禪修五次第」是當代噶舉禪修大師──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所宣說。汲取佛陀空性教法精髓的這五個禪修次第,引導行者逐步趨入空性實相,而「無我」則是這段空性探索之旅的第一個里程碑。本書即是此系列書籍中的第一冊。

在本書中,作者以竹清仁波切的精要教導為核心基礎,結合經典論述和生活實例,清晰闡述第一次第以「人無我」為主的要點和實際修持的方法。

首先,藉由解說聞思修的要點,協助行者為進入「人無我」的修學做好準備,這些正確的心態是整個修道不可或缺的基石。

在「人無我」的主題上,書中探討佛陀宣說「無我」的時空背景與目的,此中所謂的「我」所指為何,以及「人我執」如何做為煩惱的根源將我們束縛在輪迴中。進而分別深入探討「我」的單一、恆常、主宰的三項特質,以及我們在五蘊上如何執著這樣的「我」為真實存在。

在見地的基礎上,更詳細解說各別觀察五蘊並進而實修的方法,日常生活中的觀察與思維,以及如何配合道歌來進行「無我」的修持。

透過作者敏銳觀察所列舉的各種現代生活實例,清楚指出這些執念是以何種行為模式隱身在日常中,人們深受影響卻不自知。這使我們體認到教理並非僅是理論,而是時時就發生在周遭、在我們自己身上的事實。

本書不僅在理論分析及見地上提供了清晰的定位導航,也是於座上和日常生活中破除我執並生起「無我」體會的實修引導。

 

 csshare202308 

填寫申請表

電子檔下載

有情分享書5

空性禪修五次第2──唯識

作者:施心慧

 

本書是闡釋「空性禪修五次第」教法之系列書籍中的第二冊。作者施心慧老師以竹清仁波切的精要教導為核心基礎,結合經論教言及切身實例,清晰闡述第二次第「唯識」的見地思想和實際修持的方法。

首先,為了協助行者順利地進入「唯識」的修學,根據論典說明應培養的善根力、三練磨心、斷四處,讓自己準備好應有的心態。亦透過清晰的疏理歸納,使讀者對唯識思想的源流背景有基礎的瞭解。
在見地方面,從最基本的點題──什麼是「唯識」開始,帶領讀者逐步進入唯識的世界。包括:心的運作,習性如何形成,阿賴耶識的角色,以及轉凡為聖的「轉識成智」。此外,也清晰說明了三性與三無性的思想指出的唯識中道。更以比喻、經教與理證等面向,來趨入唯識的核心思想──唯識無境,並切中要點地解說如何實際禪修。
此外,亦解說如何配合道歌來進行「唯識」的修持。同時也透過日常生活中的觀察與思維,來進行日常的修持。
本書在令人眩目的唯識法相汪洋中,為讀者採擷最能迅速吸收的養分,不僅在見地上提供了清晰的定位導航,也是於座上和日常生活中破除執著並生起「唯識」體會的實修引導。

 

 中觀封面

填寫申請表

電子檔下載

有情分享書6

空性禪修五次第3,4──中觀

作者:施心慧

本書內容包含「空性禪修五次第」的第三次第「中觀自續」與第四次第「中觀應成」。

對中觀思想要義的探討,本書從概略介紹中道思想開始,引領出何為中觀的中道,中觀的道之所破和理之所破,以及中觀實修的三個次第。書中言簡意賅地說明了二諦各自的定義、特性及分類,以及「緣起」與「性空」的中觀重要主題。中觀在理證上確定萬法的空性本質,主要是著名的「中觀五大因」,亦連結「三解脫門」做解說。

接著,即是分別介紹第三次第「中觀自續」和第四次第「中觀應成」。書中除說明此二派的主要思想外,也介紹其細分差別。同時也解說以「大空」為主的自續禪修,以「離戲」為主的應成禪修方法,再輔以相關道歌做為實修的指引與口訣。

對於學習過中觀之人,本書是很好的複習手冊及重點筆記,也是實修的口訣提示。對第一次接觸中觀思想之人,本書是提綱挈領的中觀入門指引。結合見地與禪修,以及日常生活的實修引導,幫助讀者將中觀義理活,而能真正實踐中觀。

聯絡信箱:sbshare99@gmail.com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。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

  • 「有情分享書」法王序

  • 緣起

  • 書目與下載

  • 請書辦法

  • 流通處

  • 申請表格

  • 我要助印

  • 有情分享書訊息

  • 助印芳名錄

     csshare.png

地址:220 新北市板橋區四川路2段16巷3號6樓
電話:02-89671019 /  傳真:02-89671069
電子信箱:hwayue@gmail.com

化育資訊網 版權所有 © 2013 Hwayue All Rights Reserved.

facebook googleplus flickr youtube email rss        加入好友